2016年5月7日下午,北京大学安平秋教授、山东大学郑杰文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张国星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朱万曙教授应文学院邀请,在十二号楼五层会议室为学院师生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交流会由文学院栗永清副院长主持,文学院部分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了此次学术报告。
安平秋教授分享了自己多年来从事古籍整理研究工作的心得体会,重点谈及海外汉籍整理工作,强调宋元版书在海外的收藏与分布情况,并且敏锐指出国内学界的诸多学者对于海外汉籍的收藏情况并不清楚,这也是当前的古籍整理研究工作者的困惑所在。先生还指出了目前古文献整理工作的两个大问题:贪大求全、人才培养问题,希望年青学人能够积极申报古委会项目,并且注意避免上述问题。
郑杰文教授以谶纬入手,着重论述了谶纬之学与长江文化、上古文化两系统概说、上古文化系统与上古文学,最后还着重强调了研究所应注意的学术创新与学术方法。除此之外,郑先生还谈及了司马迁《史记》对后世学术的误导,需要仔细辩证六国年表、苏秦张仪、齐国等问题。
张国星教授指出中国的文学面貌是一个品种繁多、关系复杂的原始森林。对作家、作品的分析,应该从具体的人出发,考察其家庭、家族、区域甚至是国家、人种,最终达到普世的、抽象的理论层面。中国文学的多元存在和多元构成决定了西方的文学概念和文学史模式在中国的根本性的“水土不服”。
朱万曙教授从空间维度出发,从“不同时间的空间延展、同一时间不同空间文学的呈现、个体空间的文学活动及其文学史的意义以及不同空间文学品质的差异”四个方面对中华文学史研究的学理创新做了详细的阐述,指出了当今研究视角的局限,提出了“中华文学”这一新的概念,为文学史的创新提供了新的视角。
学术报告结束时,文学院青年教师和学生与四位先生就“屈原是重儒还是重道”、“海外汉籍如何研究”、“中国文学面貌”、“中华文学史”等学术问题展开了交流对话。四位先生的报告高屋建瓴地提出切实中肯的指导性意见,对在座师生的学术研究具有学术理念和思路方法上的启发意义。
(文学院 供稿)